• 主页 > 知识问答
  • 产品设计易与用户割裂?掌握同理心训练方法提升用户体验

    由于用户的环境和认知与产品设计师的环境和认知不同,因此如果您谈论没有用户的产品设计,则很容易与用户分开,从而导致用户体验差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产品设计师需要掌握一种技能 - 同理心。作者分享了培训同理心的相关方法,让我们看看。

    用户的认知,文化和环境与我们不同。设计产品时,如果我们与用户分开,则产品的用户体验将变得更糟。为了与用户“联系”,需要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 - 同理心。

    您可能经常听到“同理心”和“同理心”一词,但是您对它的意义不太清楚。您如何训练超越普通百姓的同理心?

    生活小技巧海报_生活类海报_生活海报设计

    1。什么是同理心?

    1909年,心理学家Edward Titchener将德国的Einfühlung翻译成英语作为同理心。移情可以被视为一个人充分理解和反映他人的需求,动机,情况和情感的能力。他可以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,并想象自己是他人。最经典的句子解释是:“尝试穿别人的鞋子。”

    1。三个同理心

    同理心研究专家Seung Chan Lim曾经在TED演讲中解释了三个同理心。

    图片

    状态1:没有同理心

    当“您自己”无法感受到任何“他人”的感觉时。

    状态2:有同理心

    “你自己”可以感受到某些“其他人”的感觉。

    状态3:错误/过度同理心

    您无法认识到什么是“您”是“您”,以及什么是“他人”的感觉。

    (太强烈的同理心也是一个心理问题!太敏感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,并容易感到悲观和消极。)

    2。移情如何工作?

    人类之所以能够同情是因为大脑中的某些细胞称为“镜像神经元”。当我们观察其他人做某事或说些什么时,这些细胞就会受到刺激,使我们感到好像在做这些事情并说这些话。

    图片

    2。同情与移情之间的区别

    同情心是对他人痛苦感到不舒服的感觉,而且通常有一点屈服的颜色。与他人的困境的同情不能阻止或扭转,但只有困境的存在才能得到认可。同情,您和您同情的人之间仍然有一种非常明显的距离感,您不会认为您会遭受与他人相同的困境。

    同理心是同理心的进一步,同理心是两者之间的共同观点或情感,替代感将更加强烈。同理心不仅使我们能够了解用户的困难和痛苦,还可以理解他们的希望,能力,目标等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用户,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,并最终帮助用户消除痛苦并改善生活。

    纳尔逊·诺曼(Nelson Norman)集团制作了同理心谱图,我们可以通过它更深入地了解同理心和同理心之间的差异。

    图片

    这张照片包含四个维度:目标(遗憾),同情,同情和同情心。

    可怜和同情意味着您不了解,只是为他人感到难过,您只是不喜欢别人的不幸经历。同理心和同情心需要巨大的努力来理解他人,并尽力帮助他人做出积极的改变。这种变化基于他人的思想和需求,以帮助他们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,而不是强加我们想做或认为他们应该做的事情。

    3。重要的同理心

    同理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思想,并知道在面对某些情况时为什么或他人如何反应,以更好地帮助他人。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“沟通技巧”,而且还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了基础。

    1。同理心是相互的

    尽管我们使用同理心感受到和帮助他人,但我们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。例如,在撰写文章时,您不仅需要考虑读者想要阅读的内容,而且还需要了解我拥有的知识以及如何更好地将其传递给他人。这实际上是一个自我理解的过程。

    同理心研究专家Seung Chan Lim认为,同理心不仅是接受,而且是给予的。尽管我们对“他人”有更好的同情,但我们还将对“自我”产生更好的同理心。

    2。UX设计中的同理心

    “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非常困难。对于那些没有HCI或可用性经验的人来说,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缺乏对用户思维和工作方式的了解。他们的假设是用户将以自己认为的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。”

    在UX设计中,同理心非常重要。具有良好同情心的设计师可以很好地了解用户,感受自己的情绪和想法,了解他们的困境,并能够深入研究原因并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,帮助他们消除障碍并最终改善生活。

    作为UX设计师,我们获得同理心的方式是进行用户研究,我们不仅需要倾听用户的意见,而且还要尝试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情况。尝试真正拥有同理心,而不是同理心作为装饰自己的学术工具。

    4。小心移情差距

   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新研究表明,如果您想发展良好的同理心,那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过去的经历就更加困难。

    人们习惯于从以前的经验中学习。一方面,他们将淡化与过去艰难事件类似的情绪,另一方面,他们将施加“思考自己”对他人的好和有用的事情,以为他们也可以解决他人的问题。但是实际上,新的困难事件比您以前遇到的要严重得多,或者其他人遇到的问题与您遇到的问题不同,并且您的经验解决了不存在的问题。目前,同理心差距出现了。

    普华永道的一项研究发现,尽管有90%的面向客户的员工表示他们了解客户的需求,但只有38%的客户认为与他们互动的员工了解他们的需求。

    图片

    1。为什么发生同理心差距?

    人类移情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认知取决于当前状态,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。例如,当您去自助餐餐厅吃很多东西时,您很难想象和体验饥饿摧毁的非洲难民的饥饿和精神状态。

    例如,一个左撇子的孩子从小就缺乏父母的照顾。当他看到有关左撇子孩子的纪录片时,他会非常感动。当他由父母抚养长时间观看同一张纪录片时,他可能不在乎。因为他们的经验和精神状态是完全不同的。

    因此,人类同理心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认知是国家依赖的。

    5。锻炼移情的一些技巧

    对于UX设计师而言,同理心是一种工具。无论一个人多么了解,如果他没有用户经验知识,他将无法成为用户体验专家。豪斯博士说:“每个人都在撒谎。”具有良好同理心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可以捕获用户的“真相”,并正确解释用户提供的信息。

    生活海报设计_生活类海报_生活小技巧海报

    您可能会说,如果我天生不擅长“理解”该怎么办?不用担心,可以训练同理心。

    下面我总结了一些方法,技术和工具,以缩小移情差距。首先,让我们谈谈训练思维方式行使同理心的方式,因为真正行使同理心的核心技能,以及基于此的其他一些技能和工具也存在。

    1。训练心态

    一个。保持“好奇”

    实际上可以训练同理心。在普通的时期,我们可以进行更多的培训,经常观察我们周围的人,观察他们所做的事情,如何做,并思考为什么这样做。这要求我们好奇,始终对他人保持兴趣,并训练自己惯性,以深入思考他人的行为。

    b。学会听

    自我表达是人的本性,但是很少有人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听众。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,在听时不要表现出您的优越感,无聊或疲劳,并仔细“聆听”用户所说的话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用户不仅会感谢您,而且您会发现,凭借这种技能,您将逐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。由于同理心不仅是一种UX设计工具,因此您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。

    c。学会观察

    有时,用户说的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。有时,用户不愿意对您说更多。因此,我们不仅必须聆听,还必须观察。最好转到用户使用产品来观察用户的肢体语言和周围环境的位置,观察用户如何在这种环境中与您的产品进行交互,并观察用户遇到的麻烦。

    d。注意自己的偏见

    自我为中心是人性。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情感讨论人们。这称为偏见。在分析用户行为时,这将使我们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。这也会影响我们的同理心,因此,为了缩小移情差距,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认识和克服我们的偏见,而不是试图“证明自己”而是“改变自己”。

    e。解释为什么别人这样做

    如果您真的不知道为什么其他人这样做,那么您可以仔细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,然后尝试找出这些人的原因以及这些人的感觉,“解释”和“解释”自己,提出了一些原因,并谈论这些人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行事,以缩小同情差距。

    f。想象别人会做什么

    当我们从自己的角度想象在某种情况下用户的行为时,不可避免地会有同理心差距。目前,我们可以尝试从他人的角度想象用户的行为。例如,我很难想象老年人使用手机时会采取什么行为。我可以假装是一个祖母,当她头晕而响应缓慢时,她将如何操作手机。

   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减少真实场景会被扭曲的可能性,并允许您从相对中立的角度分析问题。

    g。学习新事物

    尝试学习您不知道的新事物,开始写文章和学习舞蹈。学习新事物使我们谦虚,谦卑是同理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  h。阅读书籍

    国外的留学证实,阅读与心理相关的书籍,例如情感和人际关系可以改善人们的同情心。因此,阅读更多书籍总是有益和无害的。

    我。出去旅行

    您是否惊讶于旅行时可以实际行使同理心(这太酷了!)。当人们在周围环境变化时旅行时,他们需要感觉并适应全新的环境。在旅途中,他们还可以观察他人的生活方式,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。

    2。用户研究

    几乎没有人可以坐着,在“真空”中,您可以完全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。以“穿别人的鞋子”为例。实际上,我们通常很难真正穿别人的鞋子,我们只能看到鞋子。因此,为了体验“穿别人的鞋子”,我们必须了解其他人,了解他们如何拿到这些鞋子,是什么让他们买了这些鞋子,为什么选择这种颜色的鞋子,以及为什么不购买便宜或更昂贵的鞋子,这通常会说,我们需要了解背景。

    只有通过更好地理解上下文,我们才能缩小我们与用户之间的同理心差距。实际上,为了理解环境,最好的方法是进行用户研究,询问他们并理解他们。如果您越了解用户的感受和行为,那么您就会越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思想,并从他们的角度看待事物。

    用户研究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,通常可以进行可用性测试,用户访谈,问卷调查等。由于本文主要是围绕同理心写的,所以我不会详细介绍“用户研究”。

    3。使用移情图

    用户体验设计师是用户的发言人。在设计团队中,每个成员对用户都有不同的了解。目前,需要一种工具来帮助设计师“结合”同理心。

    移情图是用户信息的视觉介绍。他们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建立对用户需求的共同理解,并帮助我们做出决策。

    6。移情图是什么样的?

    在同理心图中,用户在中间,周围有四个象限:“说,思考,做和感觉”。

    图片

    说:顾名思义,“说”是用户在定性研究过程中所说的话。

    思考:“思考”和“说”的内容将有一些重叠,普通用户说的是他们自己的想法。但是仍然会有差异。一些用户可能不会告诉您他们的想法。例如,如果有操作,他将不知道该怎么做。他担心人们会认为自己很愚蠢,所以他不愿意说出来。

    做:“做”的象限是写下一些值得考虑的特殊行为,例如频繁的页面刷新。可以与“说”和“思考”结合查看“ do”象限的内容。例如,通过“日期”象限的用户行为,我们可以找到用户所说的“与他的“想法”不一致,然后考虑其背后的原因。这也是移情地图带来其价值的地方。

    感觉:感觉象限代表用户的情绪,例如怀疑,恐惧等。我们还可以记录“感觉”象限和“思维”。例如,“感觉”困惑 - 我们应该在这里如何操作“思考”?

    通过移情图,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用户的整体图像。

    1。如何进行移情图?

    (1)确定目标用户

    在制作同理心图之前,您必须首先确定要为“谁”制作的同理心图。没有限制谁。您只能有1个字符,或者您可以在产品中涉及多个字符,每个字符对应于同理心图。

    以送货员为例,请服用我之前制作的B-End产品。我们的目标用户是一组送货员,他们使用我们的产品来获取订单,接收商品和交付商品。

    (2)确定场景的范围

    您可以制作一个相对广泛的移情图,涵盖使用该产品的用户的整个过程。例如,如果用户使用我们的应用程序,那么他在下载之前遇到了什么问题,然后他想下载该应用程序来帮助他解决问题,在使用我们的产品过程中他遇到的情况,Balabala…

    您还可以根据多个单个场景制作多个细分的移情图。例如,它现在是电子商务产品。您可以为寻找产品的用户制作同理心图,为浏览产品创建移情地图,依此类推,依此类推,为多个细分小场景组合移情地图。

    图片

    以上述送货员使用的B端产品为例。由于我们在使用产品时正在对送货员的核心过程经验进行优化,因此该方案的范围是确定每天从早上到晚上,从早上到晚上堆叠的大同理心图。

    生活小技巧海报_生活海报设计_生活类海报

    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要点,也就是说,每个送货员每天都有不同的交货时间。一些送货员在早上开始以5或6点的价格交付货物,但直到下午才交付它们。虽然有些送货员专门在晚上在5或6时交付它们,而他们都在工作直到早上3或4。

    为什么会有n个堆栈的交付和交付方案?完成一个送货员通常是30分钟到1小时,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存在于实际工作中。通常,送货员将同时服用3-4个订单,然后同时完成。每个订单的实际情况也不同。例如,有些订单在大雨中交付,而有些订单则在晴天,有些是白天,有些是夜间。时间和天气维度不同,送货员在不同的州。因为我们想对产品进行相对较大的迭代,以覆盖尽可能多的产品,因此我们确定了相对较大的场景范围。

    (3)收集研究数据

    移情地图更倾向于呈现定性研究结果,因此您可以从以前的一些用户访谈和现场研究中收集数据,从而为您的移情地图内容提供大力支持。如果没有这样的信息,请快点“戴上腿”,然后出去收集它!

    不!如果只依靠您自己的主观想法,就无法填写同理心图。这样,此移情图将没有价值。

    以送货员的收集和送货为例,为了不相互影响并尽可能地在客观上和现实地收集信息,我将我们的团队成员分为几个小组,每个小组不超过2个人,其中许多人是单个小组,然后要求每个成员以自己的方式收集用户研究信息。

    实际上,以这种方式收集的用户信息非常全面。一些成员去社区向坐在门口休息的送货员发送问卷。一些成员去受欢迎的商店的门口与那些等待门口订单的送货员聊天。一些成员甚至亲自体验食物;一些成员不愿出去浏览许多送货员在杜林(Douyin)上的视频博客日记,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。

    (4)分别填写移情图

    接下来,将每个人都收集的用户研究数据的副本发送给每个团队成员,然后要求每个团队成员分别阅读数据。阅读数据后,将提取的信息写在粘纸纸上,并用标记粘贴在同理心图的相应象限中。请记住,不要彼此讨论这一步骤,因为讨论会影响每个人的思想,从而影响数据的客观性。确保独立完成。

    或者我们可以使用在线表格,并以我以前制作的B端外卖产品为例。当时,我们的每个成员在文档中总结了他们的研究结果。阅读后,团队成员首先制作了一个单独的移情地图。

    (5)合并并讨论移情图(最重要的)

    一旦所有成员完成了他们的同理心图,我们就可以开始合并和组织我们最终的共享同理心图。在此步骤中,团队成员可以开始讨论,将重复的标签合并,讨论有争议的标签以达成共识,例如哪些标签仅适合在一个象限中放置,以及每个人对某个用户行为的理解等等。

    此步骤也是每个成员同情碰撞的关键步骤。它有助于提高每个团队成员的同理心,并帮助团队成员真正考虑用户需求,这是练习移情思维的关键步骤。

    以我们的B端外卖产品为例,我们当时使用了在线会议格式,并提供了大型摘要同理心图,然后每个成员依次解释了自己的小移情图,并将内容添加到了大同理心图中。如果其他团队成员有异议或其他想法,他们可以直接反驳讨论。

    图片

    (6)调整移情图

    如果您发现研究数据中有一些特殊的内容,难以使用原始象限框架表达出来,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移情图中修改象限,例如向原始象限添加一个细分,或直接添加新的象限。

    规则已经死了,人们还活着,同理心图的真正功能是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同理心,理解和考虑用户需求,并帮助我们做出用户体验设计决策。因此,无需坚持同情图的形式。它只是一种辅助工具,可以根据您的需求改进工具。

    例如,您可以添加“目标”和“痛点”象限。

    图片

    或在使用情况下,用户听到和看到的内容对他的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因此您还可以添加“听”和“见”象限。

    图片

    以我们的B端外卖产品为例,我们的最终同理心图也已进行了调整。在讨论了它之后,我们发现“说”和“思考”想象力高度重复,因此我们直接将这两个象限直接合并。如果单独打开“感觉”象限,将没有场景介绍,因此将其与“ do do”象限结合在一起。

    使用产品时的送货员场景是多种多样且复杂的。有时,他们骑电动自行车,有时他们在黑暗的社区中,因此“聆听”对他们也很重要,因此我们在移情地图中添加了“听”象限。由于许多外卖家伙在调查期间积极向我们表达了他们的要求,因此我们终于添加了“期望 +请求”象限。

    图片

    7。移情图的用途是什么?

    1。帮助我们对定性研究的结果进行分类,理解和改善

    在定性研究完成后,可以将移情图视为摘要和测试方法。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用户研究期间发现问题点。例如,移情图中的内容太稀疏了,这意味着我们的用户研究并不全面,下次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深度。如果一个象限的内容太少,那么下次用户研究时,您需要专注于研究和补充此内容。

    图片

    2。帮助团队成员一起学习并达成共识

    移情图的创建过程是UX团队成员的一个很好的学习和讨论机会,帮助我们消除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偏见,并使每个人都与对用户的理解保持一致。

    3。发现用户的隐藏需求,并指导我们做出创新的决定

    移情以非常直观的方式提出,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用户的隐藏思想和需求,并指导我们做出创新的决策。

    尝试在您的团队上推动移情地图!

    8.常见问题解答

    同情地图是否必须针对一个用户或多个用户?

    没关系。一般而言,移情图针对用户组,我们总结了用户研究中某种类型的用户组的定性研究结果。但是,如果您对专家用户进行了非常深入且详细的用户访谈,则还可以为他创建同理心图,以帮助您进行研究和分析。

    是否需要定期更新移情地图?

    需要。诺曼(Norman)曾经说过用户善变,他们的善变速度可能远远超出了您的想象力。我们的产品将继续启动新功能迭代,用户组将逐渐更改。因此,建议定期更新团队的同理心图。当然,更新内容不仅可以在移情图中包含内容,还可以在其结构象限中包含内容。

    每当您更新移情地图时,您都可以将其制成海报并将其挂在办公室中,以帮助团队成员在他们的脑海中构建用户图像。不要让同理心图成为形式主义的装饰,并逐渐被所有人遗忘。

    有些象限重叠,因此很难区分哪个象限将内容放入?

    移情地图中的某些象限将具有更高程度的重叠程度,而某些内容不知道要放置哪一个,例如“这里很奇怪,您应该单击哪个按钮?”这应该放在“思考”象限或“感觉”象限中?实际上,无需过多关注准确性。可以将此句子放在“ Think”象限或“感觉”象限中。如果“思考”象限或“感觉”象限中的内容重复很多,那么您可以将这两个象限直接合并到“ Think think +感觉”象限中。

    正如我之前说的,移情图只是一种工具,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用户,并且不要太专注于其形式。

    参考:

    降低的移情技能增加了以用户为中心的Designwilliam Hudson面临的挑战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ou-sha.com/html/tiyuwenda/9731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